鲍鱼的养殖以及注意事项
2023/3/10 来源:不详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大连1号”杂交鲍杂种优势明显,性状稳定,具有适应性
广、成活率高、抗逆性强、生长快和品质好等特点:适宜水温0-29℃,最适水温15~25℃,适温上限提高4~5℃,使杂交鮑养殖区从黄海北部向南扩展
产量表现
与父本和母本比较,生长速度平均提高20%以上,养成周期缩短1/4-1/3,成活率提高1.8~2.3倍
养殖要点
采用陆基工厂化、潮间带生态系、平台沉箱式和南北跨区养殖等杂交鲍多元化养殖新模式。以稳定提高苗种出苗率、鲍成活率及生长速度。
1.筏式养殖
选择低潮时水深在5-6米以上,透明度大,水流交换好水质不被污染,海水盐度较高,附近无淡水流入或受淡水影响较小的海区。使用高度为95厘米、直径或边长约50厘米的4层聚乙烯方形或圆形盘组成的养殖网笼,在北方一般每笼放养壳长2.0厘米左右的个体只,每层50只比较适宜。做好投饵、安全检查、清除敌害和洗刷笼子等日常工作
2.岩礁潮间带沉箱养鲍
选择无泥沙淤积,不宣受自然灾害袭击,海区未受污染海水交换条件好,易于采收、移植供鲍摄食的海藻的岩礁带常年份海区的最高水温在26-27℃,最低1℃,经筑坝稍微改造后最低潮时的水深可达1.0米以上,满湖时水深保持在3.0米以上。网箱多为田字形,边长为2米,高0.5米左右,每个网箱表面中央留一拉链口(长50-60厘米),供投饵和观察用,网箱设置在低潮时网箱干露不超过1/3的位置为最佳,在网箱内投放些不规则的石块,以供鲍附着和固定网箱之用。放苗规格春不小于2厘米,秋天不小于3厘米,每平方米放养只比较适宜
3.底播放流增殖
选择底质结构为岩礁,无泥沙淤积,无大量淡水与工业污水流入,海区风浪小,不易受灾害袭击,潮流畅通,海水能借波浪、潮汐、沿岸流等充分地交换,水质清澈,海底藻类品种繁多茂盛的海区。放流规格越大,回捕率越高。一般人工育苗经室内越冬到翌年5月可长到2.5厘米,此时放流比较理想,因为这以后一段时间正是鲍生长旺盛季节,而且自然海藻茂盛若在秋季水温逐渐降低,鲍生长缓慢,放流规格应在3厘米以上放流密度主要根据放流前对该海区进行的本底调查结果而定通常壳长2.5-3.0厘米的苗种按每平方米放流10只为宜。在缺少自然海藻饵料的增殖区,要进行海藻的人工移植。即使在原来生长海藻的海区,也必须设法移植适宜于该海区生活,且生长、繁殖速度较快的海藻品种,如海带和裙带菜等。
敌害生物是幼鲍存活的最大威胁,对敌害生物的防除,主要靠潜水员定期捕捉和在海面向放流区投放网笼诱捕
1.岩礁潮间带围池养鲍
海区选择基本上与底播放流增殖和沉箱养殖的海区大致相同,在中潮区选择有利地形建造池子,要保持足够的水深,低潮不低于2.5米,池底可多投些人工鱼礁,增加鲍附着面积和提供栖息场所。必要时可在围墙上方盖上网片,以防鲍逃逸和敌售生物侵入。一般每平方米投放2-3厘米的苗种50~60只
5.潮间带垒石蒙网养鲍
选择海水无污染,附近无溪流,大雨时无淡水流入,水质清新,水流畅通,海区为正规往复流,无底泥和漂沙,风浪小的岩潮间带低潮区,建珠前不平坦的地方要用碎石铺平,并在石床上铺一层较细的网片,一是防止敌害(如蟹、海葵等)进入,二是防止鲍外逃,三是便于收获,在石垛的基部,应选月大块石头,留出较大空隙,减少水流阻力,保持水流畅通并给鲍提供良好的栖总环境,石操的外缘和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