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化感作用是什么如何利用海

2025/1/21 来源:不详

本文系作者郭雪懂三农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近年来,海洋微藻间的化感作用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其实,微藻间的化感作用在解释有害赤潮的爆发、消散以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潘远健等()发现湛江等鞭金藻、青岛叉鞭金藻、胞外滤液对杜氏盐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杜氏盐藻胞外滤液明显地抑制小球藻的生长。青岛叉鞭金藻、湛江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小球藻胞外滤液萃取物分别至少由6种、8种、6种、6种物质组成。孙颖颖等()利用交叉培养的方法,发现球等鞭金藻胞外滤液浓度大于40%时,显著抑制三角褐指藻、新月菱形藻和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当胞外滤液浓度大于80%时,对纤细角毛藻的生长也表现出抑制作用。纤细角毛藻、新月菱形藻、牟氏角毛藻的滤液浓度大于40%时,对球等鞭金藻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三角褐指藻胞外滤液浓度大于80%时,才能抑制球等鞭金藻的生长。

海洋微藻

杨维东等()发现利玛原甲藻在共培养条件下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海洋卡盾藻和东海原甲藻3种赤潮藻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利玛原甲藻无藻细胞滤液对东海原甲藻和海洋卡盾藻有抑制作用,其中对东海原甲藻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其产生的腹泻性贝类毒素粗提物对3种藻的影响最为明显,甚至可完全抑制海洋卡盾藻的生长。Cai等()报道海洋微藻东海原甲藻与三角褐指藻之间存在化感互作。在共培实验中,两藻均释放化感物质,从而互相影响。这种化感互作与初始藻密度、藻生长阶段等有关,将影响赤潮的爆发和演替。

赤潮

如何利用海洋环境中的生态因子进行赤潮的防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利用大型海藻与微藻间的相互作用来预防或控制赤潮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安蓁()调查了8种大型海藻:孔石莼、长浒苔、紫菜、蜈蚣藻、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对中肋骨条藻的抑制作用,其中8种大型海藻干粉末的水浸提液的抑藻的半效应浓度值(EC50,h)依次为:紫菜0.6g/L、海带0.9g/L、长浒苔1.0gL、孔石莼1.0g/L、羊栖菜1.1g/L、马尾藻1.4g/L、蜈蚣藻1.5g/L、裙带菜4.7g/L。结合7d的微藻生长抑制率结果,具有最强化感抑制作用的是长浒苔和孔石莼两种大型海藻。

大型海藻

别聪聪等()也发现了6种大型海藻孔石莼、羊栖菜、长浒苔、马尾藻、蜈蚣藻和裙带菜的干粉末海水浸提液对中肋骨条藻有化感抑制作用长浒苔具有很强的抑藻效果,有应用于赤潮藻控制的潜力,从中分离的乙酸乙酯萃取组分至少包含14种物质,其中9-十八炔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是含量最大的两种物质,具有较强抑藻效果受试条件下,乙酸乙酯相EC50值为0.08mg/L田志佳()也评价了浒苔、孔石莼、马尾藻等7种大型海藻对短裸甲藻的抑制作用,并且孔石莼对短裸甲藻的抑制作用最强。

大型海藻

王仁君等(,)发现小珊瑚藻和鼠尾藻组织甲醇提取物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抑制活性最强,并且在较高浓度下能使赤潮异弯藻完全死亡,两大型海藻组织中含有抑藻活性的极性物质。卢慧明()得出大型海藻龙须菜中的亚油酸对中肋骨条藻细胞亚显微结构有重要影响,此外,还可导致中肋骨条藻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等亚显微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夏钰妹()发现大型绿藻肠浒苔新鲜组织对赤潮异弯藻和海洋原甲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活性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双色龙须菜

肠浒苔水提取物对海洋原甲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为0.mg/mL,如提取物可导致藻细胞内蛋白质含量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醛含量降低,藻细胞的光合放氧量呈现下降趋势;细胞整体结构受到破坏,细胞空洞,叶绿体片层肿胀,高尔基体片层模糊。其可能的化感物质a-亚麻酸通过改变细胞膜透性和自由基反应,从而破坏藻细胞的结构,达到抑藻效果。Ye等()指出大型海藻龙须菜将抑制赤潮藻锥状斯氏藻的光合作用,而且随着龙须菜的干物质量增大,其赤潮藻抑制作用也增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85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