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智慧是如何体现在烹饪中的
2024/8/23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 http://www.zkyyhhyy.net/index.html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中国传统智慧体现在烹饪中,我觉得在《黄帝内经》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我国古代本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本身就是药物,其实,他们之间并没有完全的分界线,药物讲究四性和五味,进而把这种理论也运用到食物中,认为每种食物也有它独特的“四性”和“五味”。《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论述养生防病的思想、饮食原则及方式方法的中医典籍,其中讲到食物的四性和五味,并把各种食物的性味和宜忌,运用到膳食烹饪中。何为食物的四性和五味?食物的四性是指寒、热、温、凉,其中偏性不明显的,我们把它归为平性。
食物的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其中寒凉性食材,具有滋阴、清热、凉血解毒、通利二便等作用,可以养护人体阴液,消除或者减轻热性病症。温热性食材,具有温中散寒、助阳益气、通经活络等作用,适用于寒性病症,改善寒性体质,减轻或消除寒性病症与淤血等。古人是怎么把四性运用到烹饪中的?我们的饮食一般是偏于平性,不会大寒或者大热,平性是适合大部分人的。比如,有个经典的菜品——小鸡炖蘑菇为什么这两种食材会搭配到一起?当然不排除口感好,我想从其他角度来解释。鸡肉性温,‘而蘑菇性凉,蘑菇的凉性可以平衡鸡肉的温性。再比如,煮绿豆粥我们会放些红枣或者枸杞,也是一样的道理。
古人是怎么把五味运用到烹饪中的?食物五味与五脏对应,其中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其中,酸味具有生津开胃、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敛汗、止泻等功效,若食欲不好、不想吃饭,我们可以煮碗山楂粥、乌梅粥等。苦味,具有降热生津、清热解毒、泻火等功效,夏季天气热、容易上火,我们可以凉拌苦菊、莲子心泡茶、或者拌黄瓜。甘味,具有健脾养胃、补虚和中、补益气血、缓急止痛等,若脾胃不好、吃东西容易积食,我们就可以常常熬点小米南瓜粥、山药枸杞粥,滋养脾胃。辛味,具有发散解表、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温肾壮阳等,如果天气寒冷,受了风寒,就可以煮些葱白粥、喝碗酸辣汤或酸汤面叶。
咸味,具有消肿解毒、润肠通便、散结消肿等,比如,紫菜、裙带菜、海带等,可以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古人真的很智慧,不得不佩服,您觉得呢?以上就是我对“中国传统智慧是如何体现在烹饪中的?”的回答,喜欢我的答案,可以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