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生病这本书里讲透慢病根源
2022/11/8 来源:不详又到了藏不住肉的季节,一看周围的健硕男、苗条女,你是不是恨不得把自己身上的赘肉甩的远远的?
人们常说要想瘦得管住嘴、迈开腿,这的确是有效、经济又简单的方法,在《人为什么会生病》这本书中,作者本杰明·比克曼就从慢性疾病预防的角度,介绍了如何用管住嘴、迈开腿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来阻止或者扭转胰岛素抵抗,从而避免慢病的发生。
作者是杨百翰大学生理学和发育生物学教授,世界胰岛素研究领域的先驱,书中援引了来自全数百家学术机构的研究成果,把胰岛素抵抗与心脏、大脑、血管以及其它的内脏器官所表现出的各种问题联系起来,向我们介绍了“胰岛素抵抗”这种或许我们从未听说过的流行病。
被忽视的胰岛素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提到胰岛素,很多人都觉得不陌生,它是人体胰腺所产生的一种激素,参与调节人体的血糖平衡。它威力无穷地触及到人体的大部分细胞中,帮助葡萄糖进入大脑、心脏、肌肉及脂肪组织中,调节着人体从头到脚的的每一处细胞能量代谢。
但是如果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话,人体就会呈现“胰岛素抵抗”的状态,使人体机体对胰岛素反应减弱,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升高但作用却并不如从前。胰岛素抵抗与心血管、神经系统、生殖健康、癌症、消化系统及肾脏、衰老、肥胖、骨关节以及皮肤问题都有密切的关系,最典型的状态就是2型糖尿病。
然而,胰岛素抵抗这种中老人的“富贵病”现在越来越年轻化了,在北美有高达10%的儿童罹患此病,在中国的普通人群中大约50%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俨然成为了新的流行病。不过,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的日常生活选择造成的,所以,也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方法来阻止甚至是扭转胰岛素抵抗的发展,简单来说就是先管住嘴。
适度热量限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完全的低脂饮食和严格限制热量摄入其实会给身体带来压力,但适度的摄入热量可以显著提高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
书中作者引用了研究结果指出,如果每天吃50g的高纤维食物比如水果、蔬菜、豆科植物和精选谷物,连续6周之后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就能得到比较明显的改善。这是因为膳食纤维尤其是来自水果和蔬菜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利于控制血糖和血浆胰岛素。
如果自己戒不掉碳水化合物,可以试是这个简单的技巧:改变一下每餐吃东西的顺序,先吃掉蛋白质和蔬菜,最后再吃淀粉类食物,这样也可以明显减低这些食物对血糖和血浆胰岛素的影响了。
间歇性断食和限时进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我们都知道,吃完饭之后的血糖水平会上升,而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是让人产生胰岛抵抗的原因之一。在不少的减肥或食疗建议方案中,断食是提的比较多的。但是断食并不意味着一天当中什么都不吃,或者干脆连续几天都不吃。
在书中作者建议,我们可以在一段时间正常进食,而在另一段时间内策略性地避免进食。比如,我们可以减少1天当中的进食次数,保持2-3次进食频率,尽量保持更长时间的胰岛素正常水平。如果频繁吃东西,不管每次吃了多少,都会引起血浆胰岛素的升高和波动。我们也可以采用间歇性长期断食的方法,比如隔天断食一次,第二天正常饮食,每周2-3次。
有一项研究显示,早上的胰岛素反应最强,而晚上最弱,这充分体现了胰岛素的昼夜节律和黎明效应,同样也意味着相同的一片面包,早上吃的话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才能控制血糖,所以早餐应该被我们更加重视,如果只是每天用碳水化合物来填饱我们的胃,恐怕想不发胖都难。
限制碳水化合物有助于控血糖
吃进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相比同样的蛋白质或者膳食脂肪,可能引起血浆胰岛素10倍的提升,所以,在各项研究中限制碳水化合物被证明是有效改善健康的方式。
比如有项长达4年的跟踪实验显示,把每餐中碳水化合物控制到总量的20%到50%,对于受试着的健康改善效果明显,参与实验的一半患者甚至可以摆脱外源性胰岛素的注射。
从量上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以改变健康状态,另外从质上加以控制也可以得到显著的效果。吃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和水果,比如豆类、菌藻类食物木耳、海带、裙带菜、以及根茎类菜胡萝卜、红薯、山芋,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人为什么会生病》这本书中,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迈开腿控制胰岛素抵抗的正确方法。如书中所说“所有慢病和衰老都曾有过被逆转的契机。”从现在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远离疾病困扰吧。